在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看来,要判断一门生意是不是好生意,就要问:“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新冠核酸检测业务,虽然吸金能力出众,但可能算不上是一门好生意。因为,核酸检测业务能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测。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核酸检测行业的不同公司,在过去几年走出了一个“相似”的发展轨迹:
通过核酸检测业务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并借此完成IPO彻底走上人生巅峰。时至今日,核酸检测产业链成员,依然是众多资本市场拟IPO企业的主力军。
当然,盛宴终有散场时。在更多核酸检测产业链企业希望更进一步时,变数或许悄然出现了。
11月21日,深交所和上交所新闻发言人均表示: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核酸检测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
这或许意味着,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将成为小概率事件。
今年以来,已有包括菲鹏生物、康为世纪、达科为、至善生物、瑞博奥5家“核酸检测”概念过会企业。
10月25日,康为世纪已登陆科创板。招股书显示,康为世纪的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
10月14日,达科为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即将IPO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病理诊断设备及试 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9月27日,瑞博奥创业板IPO过会,是一家从事蛋白检测类生物科研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
9月6日,致善生物创业板IPO申请获通过,是一家以分子诊断技术为核心,集分子诊断试剂和分子诊断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命科学企业。
3月3日,菲鹏生物创业板上会申请获通过。公司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全球抗原检测试剂核心原料的主要供应商。
亮丽业绩能持续多久
纵观上述核酸检测概念企业,公司业绩均在2020年出现了大爆发,主要受疫情影响较大,而上述企业的偶发业绩增长能否持续,这也是监管层审核时重点追问的问题。
以致善生物为例,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858.22万元、3.29亿元、4.76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85.74万元、1.02亿元、1.14亿元。不难看出,致善生物2020年净利出现大幅增长。
在招股书中,致善生物也坦言,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公司凭借系统化的技术平台及高效的研发体系,迅速推出了包括病毒核酸样本采集管、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以及新冠病毒分子诊断试剂盒在内的一系列新冠相关产品,结合公司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覆盖了新冠检测的全过程。公司2020年以来的业绩增长主要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以及2021年,公司新冠类试剂产品销售1.06亿元、1.82亿元。
瑞博奥的业绩增长也颇为明显,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35亿元、2.84亿元、2.85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489.36万元、1.13亿元、1.1亿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480.85万元、9955.82万元、1.01亿元。
瑞博奥表示,2020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74%,主要增量由新冠疫情相关体外诊断产品及核酸检测服务贡献,其中,子公司Raybiotech Life生产并销售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产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6.04%,子公司瀚普医检室的医学检验服务产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4.31%。2021年,子公司瀚普医检室的检测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1.36%,主要系新冠核酸检测服务收入。
新冠疫情“催肥”业绩,公司亮丽业绩能持续多久?这无疑成为市场以及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在问询函中,深交所也对此进行了追问。其中,瑞博奥坦言,新冠疫情情况逐步获得控制,公司新冠疫情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预计将出现下滑。菲鹏生物也表示,由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具有一定偶发性,若新冠相关产品未来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
从上述核酸检测企业财报来看,还有一个共性,毛利率水平普遍较高。
经统计,报告期内,菲鹏生物毛利率水平最高,2019-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2.81%、94.02%、88.43%。菲鹏生物表示,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产品结构、原材料采购价格、人工成本以及行业竞争环境、行业政策变化(如体外诊断试剂的集采政策、带量采购政策等)等因素影响。2019-2021年,瑞博奥主营业务毛利率也较高,分别为84.56%、82.28%、81.41%。
上市成为小概率事件?
不过,目前来看,这一蜕变之旅将只属于少数者。
11月21日,深交所和上交所新闻发言人均表示,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并表示将:
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
对于熟悉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大致明白“审慎推进”的表述,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或许,核酸检测行业公司IPO大潮还将继续,但注定只属于少数者。
也可以理解,判断一家企业价值的准绳,不仅仅是看其短期的爆发业绩,还在于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而很明显,核酸检测企业无法在这两点上给与投资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毕竟,新冠核酸检测所带来的只是阶段性红利。
上市企业的股东们,似乎早早预判了“趋势”。去年至今,与核酸检测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相对立的,是股东们不断减持的公告。
比如金域医学,2021年下半年,就有4名重要股东从金域医学的股东榜单上消失。
一面是业绩不断增长,另一面是股东不断减持,这种矛盾的现象无不告诉大家,红利期或许随时都要结束。
如今,随着IPO审核趋严,也正式宣布:核酸检测推动业绩增长,然后登陆资本市场IPO暴富的故事,已经很难讲通了。
深圳临床检验医学展 体外诊断试剂展 深圳临床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
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资讯君,京报网,氨基观察